食安風暴下,讓人驚覺入口的添加物五花八門,體內累積的毒素驚人。 學會觀察便便、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,是排出體內毒素的第一步。
▇便便這樣形成
食物從口中吃下後,未被吸收而產生的殘渣通過大腸時,會從流體逐漸變成半流體、粥狀、半粥狀、半固體,當流到乙狀結腸時就會形成固體,也就是俗稱的便便。
便便會隨著積存量增多,從乙狀結腸往直腸推進,此時會刺激神經、產生便意,就到了要找馬桶便便的時候了。
▇便便小檔案
成人每天的便便重量約100到250公克,依攝食量多寡而有異同,吃得較少或水喝得少,都可能讓便便重量變輕、變硬。
▇便秘觀察指標
觀察便秘通常使用羅馬診斷準則,也就是以下四種狀況,若在過去一年曾經長達十二周(三個月)出現兩種以上症狀,就算是有便秘。
A.便便時感到疼痛、絞痛。
B.覺得便便又乾又硬、出現糞塊。
C.覺得便不乾淨。
D.一周便便兩次以下。
▇最易受便秘苦惱的族群
65歲以上老人 20~50歲婦女
1.老人:牙齒不好導致攝食量減少,若水又喝得少,會讓食物經過腸胃道太久,便便會變得又乾又硬。另中風、高血壓、巴金森氏症等藥物含鈣離子阻斷劑,副作用也會造成便秘。若老人臥床,會因下肢運動少,便秘情形會更加嚴重。
2.婦女:三餐不正常,運動量較少,若水又喝得不夠,再加上工作壓力大,都可能造成便秘。
▇醫師小叮嚀
便便的顏色、質地或粗細,若在短時間內改變,都應注意,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民眾,更應就醫做進一步檢查。
另提醒50歲以上民眾,每二年應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,預防大腸癌。
諮詢╱台北馬偕醫院、健康檢查中心主任胡光濬、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