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歲童宥宥開始學會爬行後,身體出現越來越多的「瘀青」,有時家人抱著宥宥,也會造成瘀青,家裡長輩一開始以為是小朋友跌倒造成的,經常被旁人誤認為家暴,進一步抽血檢查後,才發現孩子竟然是重度血友病患。
血友病是一種先天缺乏凝血因子的疾病,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游介宇表示,中重度血友病患大多在兒童時期就會出現出血症狀,大約四成五患者膝關節常有出血問題,約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常會肘關節出血,還有約百分之十五的人踝關節容易出血。
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蘇勇誠表示,當關節反覆出血,關節潤滑液就會逐漸消失,而血液帶有黏稠性,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關節刺痛、僵硬、纖維化等問題,同一部位關節若反覆出血三次以上,關節就容易變形,導致關節角度嚴重受限,有血友病患者才二十幾歲,膝關節彎曲角度甚至十度不到,無法坐、無法站,只能靠輔具、上半身力量支撐。
蘇勇誠醫師指出,血友病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異常,從出生開始,終其一生,只要受傷或是手術,就會流血不止。當血友病童一歲開始學習爬行及走路時,身體四肢的關節常因摩擦而有出血狀況,倘若出血情況未及時控制,長時間下來,就可能造成永久傷害。游介宇醫師分析,身體凝血功能主要靠血小板、凝血因子,血小板負責初期止血,凝血因子則負責後續止血,血友病除了可能對關節造成影響,也可能造成中樞系統、後腹腔出血,出血處常引起疼痛。凝血因子異常引起的瘀青呈墨綠色,這並非紫斑症,紫斑症是皮下出血,出血點以紅色為主。
游介宇醫師提醒,小孩子若身上常有瘀青、拔牙、受傷後容易流血不止,或者稍為止血後一、兩天出現延遲性出血,就要懷疑可能是血友病,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