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新聞查詢

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

關於大腸癌 你該知道的便便事【http://pann-pan.blogspot.tw/】

關於大腸癌 你該知道的便便事
  • 看相片
    關於大腸癌 你該知道的便便事


  (健康醫療網/記者許碩穎報導)聞癌色變!大腸癌是目前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,而八成民眾認為血便是罹患大腸癌重要徵兆;但是,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,血便非大腸癌唯一指標,只有約27%~40%的大腸癌(腫瘤位置接近直腸與肛門口)才會排出肉眼可辨識的血便,大多還是需透過糞便潛血檢查,才能檢測出糞便中的血液。
  民眾可從一周的糞便態樣來觀察大腸健康,依「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」圖形自我評估:>第一型:一顆顆硬球(很難通過)>第二型:香腸狀,但表面凹凸>第三型:香腸狀,但表面有裂痕>第四型:像香腸或蛇一樣,且表面很光滑>第五型: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(容易通過)>第六型:粗邊蓬鬆塊,糊狀大便>第七型:水狀,無固體塊(完全液體)
  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示有便秘;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的便形,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;第五至第七型則有腹瀉的可能,應盡速就醫檢查。
  22個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者就有1個有大腸癌,2個人當中1個是瘜肉,比率非常高。此外,許多民眾到了醫院做糞便潛血檢查後,卻發現不知如何收集檢體,導致結果不準確?衛福部癌症防治專委賈淑麗表示,因採便棒是專利螺旋棒,可依不同形狀的糞便,以不同的方法收集,採集到較完整的檢體,檢驗才準確,若是香腸狀(第一到第四型)的糞便,應在各部位平均的刮六次;若是塊狀型糞便、羊腸便(第五型),應在不同的糞便採集檢體,切勿在同一塊上刮六次,精準度就會提高。賈淑麗專委也提醒,若是有腹瀉或稀便應改日再做檢查,以免影響準確度。

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Facebook Them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