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醒報 – 2014年10月28日 下午9:31
【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】肉吃太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,除攝取過多脂肪外,也受腸道內菌落影響。過去研究顯示,腸道內菌落會左右人類養分吸收及代謝,連帶影響內分泌等多種生理功能。
美國克里夫蘭診所團隊發表於《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》的研究指出,腸道內細菌會將牛、魚、雞肉及牛奶、起司等動物性食物中富含的胺基酸「肉鹼」,分解為「氧化三甲胺」,而體內氧化三甲胺含量愈多,心臟衰竭風險愈高。
冠狀動脈心臟病、高血壓、心肌病變、心肌梗塞、糖尿病等,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,心臟將無法供給身體各部位所需的血液,因而出現肌肉疲勞、呼吸困難、內臟積水等狀況,並引發多重器官衰竭。
克里夫蘭診所團隊追蹤7百多位心臟衰竭患者5年後發現,血液中氧化三甲胺濃度較低者,死亡比例也較低。而當心臟衰竭時,會釋放可促進血管擴張的荷爾蒙,當這類荷爾蒙與氧化三甲胺都偏高時,會提高患者死亡風險達50%。
「並不是不能吃肉,而是不宜多吃。」克里夫蘭診所心血管科醫師威爾森唐恩解釋,肉鹼並非「必需胺基酸」,代表人體本來就會製造肉鹼,從食物中攝取過多肉鹼無益健康。研究也發現,即便不具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,光是體內氧化三甲胺偏高,就足以讓心臟衰竭風險激增。
克里夫蘭診所分子醫學科主任史丹利海森表示,未來或可藉由量測血液中氧化三甲胺濃度,以評估心臟衰竭風險,除可及早治療外,也能提醒風險偏高者儘快改變飲食習慣,減少肉類攝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