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新聞查詢

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

類風濕關節炎 多吃蔬果【http://液態螺旋藻.tw】

作者: 【記者陳敬哲/專題報導】 | 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4年4月6日 上午12:00

  已故作家劉俠,創作中無不表達生命可望,許多人都知道,她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,全身關節大多因病變形,長年不良於行需要依靠輪椅代步;這個可怕疾病無法治癒,醫療方式類似氣喘,只能靠藥物降低發生機率,還好目前有新一代的生物製劑藥品,能夠大幅提升藥物效果。

  北醫附醫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張棋楨表示,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疾病,也就是俗稱的過敏,當免疫系統受到刺激後,反應過度引起發炎,食骨細胞因此活化,開始破壞骨骼,長久下來導致關節逐漸變形和僵硬,導致行動不便與疼痛;不僅如此,身體其他組織也可能漸漸受到傷害,引起全身性病變。

  遺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主因,過敏物質可能因人而異,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出許多;病發時,慢性發炎會引起組織沾黏,關節會越來越僵硬,初期病患常因為睡眠長時間活動不足,起床時感到困難,隨著時間拉長,身體各關節也都會出現類似症狀,早期發現可以使用藥物治療,一旦骨頭變形就無法改善。

  張棋楨接著說,初期患者可利用低劑量類固醇,降低身體發炎反應,避免骨頭受到免疫細胞刺激,但長期使用類固醇,可能引起月亮臉、水牛肩或骨質疏鬆;新一代的生物製劑,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,或抗介白質第六型,不但大幅降低藥物副作用,效果比舊有藥物還好,可以讓患者擁有更好的醫療。

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食最好清淡,避免容易產生發炎反應食物,北醫附醫營養師李青蓉表示,地中海飲食是患者較佳的飲食方式,三餐應多攝取各種蔬果,不論是維生素、花青素、β胡蘿蔔素等植化素,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劑,能抗降低發炎反應,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傷害,也能下降病發機率。

  肉類選擇應以白肉為主,內含豐富的Omega-3脂肪酸,能夠降低發炎反應,然而紅肉因為富含Omega-6脂肪酸,容易產生發炎物質,可能提高疾病危險;如果要補充蛋白質,可多吃黃豆製品,不但蛋白質來源豐富,也沒有油脂過多困擾,但李青蓉提醒,黃豆來源最好不要有基因改造,烹調時也要避免人工添加物。

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Facebook Them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