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度氣胸,危及生命,治療分秒必爭。國泰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劉榮森表示,壓力性氣胸、雙側氣胸皆為急重症。
劉榮森主任指出,近年統計,氣胸相關的開刀次數在該院胸腔外科中名列前茅。
醫師表示,氣胸的可能原因很多,有些找不出特別的原因,有些則是外傷、疾病所引起;少部分與月經有關;新生兒出生經過產道,如果壓迫到肺部,也可能發生,但大都自行痊癒,放置部分導管、針灸、針刺過深、也可能引發。尤其胸背、鎖骨附近針刺過深,引起氣胸的風險不低。
有些患者發生前毫無外傷或參與動態活動,亦無任何疾病,卻自發性產生氣胸,事前不易防範,部分民眾等到胸悶痛症狀出現時,還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。
醫師表示,生活上仍有一些小訣竅,有助降低氣胸風險,例如避免便秘,用力過度,造成異常壓力;儘量遠離空汙如香菸、廢氣;勿從事太劇烈的運動,生活作息儘量正常,減少緊張、操勞或熬夜。
原發性患者多數有先天性微小肺氣皰,氣皰壓力過大造成破裂,便發生氣胸。所幸輕微、沒有呼吸困難,範圍很小的原發性氣胸破洞,多數可以自然封閉痊癒,中重度病患則需積極治療,尤其重度氣胸,相當緊急,稍有延遲,恐危性命。
【記者萬博超/台北報導】別輕忽胸痛。一名年輕男子數天前左胸斷續疼痛,不以為意,某天早上開始喘,左背痛,覺得不對勁,趕赴急診,才發現是「出血性氣胸」。
國泰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劉榮森昨(十四)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講座中表示,一旦肺表面有破損,空氣漏到肺與胸壁之間的肋膜腔,肺臟開始塌陷,無法正常換氣,便是「氣胸」。
劉榮森醫師指出,該男子急診的X光片顯示左側肋膜腔有游離空氣,並有中等量的肋膜積液,醫師立即給予胸管引流,在觀察過程中胸管引流出一千毫升的鮮血,診斷為血氣胸,翌日進行胸腔鏡手術。
醫師採用雙管式氣管內管,置入左側胸腔鏡,發現左側大量血胸,之後吸除總量二千五百毫升的血液,以電刀止血,並以自動吻合器切除破裂的肺皰,並放置胸腔引流管。
有些患者並無明顯症狀。由其出現輕微胸痛,剛開始症狀不嚴重者,常自認只是肌肉筋膜拉傷,不以為意,等到明顯喘氣,疼痛加重才開始警覺需就醫。
醫師指出,輕微的氣胸,有時無症狀或症狀非常輕微,通常先觀察;中、重度需插上氣管;再發或出血性氣胸一般必須手術治療,目前多採用胸腔鏡手術。